清晨五点四十,我依时起床,尽管昨晚十二点半才入睡。
脑神经在工作日,已习惯了按时工作。
即便是早起,做早餐仍然需要手脚麻利,快速完成,才能让六点起床的儿子,准时吃早餐。
儿子睡眠其实也是不够的,所以起床时闷闷懵懵,但是一旦醒来,他的速度就很快。
穿衣洗漱,整理收拾,不用几分钟就完成。
一恍然,儿子的成长,就这样迎头而来,来得让人猝不及防。
仍记得他小时候,早晨起床与吃早餐这两件事,我消耗过很多精力。也让我的爱与耐心消失,整个人变得狰狞可怖。
每次回想,都有一些愧疚和悔意。
如果知道他现在,会变得这么快速自觉,是不是在我们回不去的那些岁月,那些个美好的清晨,我应该从容一点,淡定一些,不那么急急匆匆,像个催命妈?
如果能回到过去,应该在叫他早起的时候,放一曲轻柔的音乐,摸摸他的小脑袋,告诉他:你慢慢来,妈妈等你!
可惜,时光回不去。
孩子长大了,岁月就那么定格。
定在记忆中,无论对错,再也没有机会修正。
如今,高我一头的儿子,某些方面的成长和发育,早已经超过了我当年的期望。
其实,家长的期望,不管高还是低,都是很局限的。
孩子的养育,只管用爱陪伴就好。
家长应该有自知:孩子长大后,有他自己的样子。
二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我将早餐端到桌子上,然后去换衣服。
儿子已经收拾妥当,提着书包和一袋衣服走到桌前,开始吃早餐。
初三的运动量很大,每天两场拉练,衣服全部汗湿,所以每天上学要带两至三套衣服。
外面的天色仍是昏暗的,季节已行至夜长日短。
早晨六点,天未亮。
屋里开着灯,他在灯下吃早餐。
不管有没有胃口,不管我给他做了什么,他已经不再有任何不想吃的表现,总是会全部吃完。
长大的孩子,学会了忍耐,懂得了控制,知道了尊重。
其实也没几年光景,他就长大了。
吃完,他将餐具收进厨房。
然后戴口罩,换鞋子,背书包,提袋子。
出门前又转头问我:要不要带垃圾下去?
我摆手说不用,我自己带。他说好,然后推门出去,跟我道再见。
六点半,天色欲雨,所以仍暗。
我走向阳台,看他从单元楼走出去。走了几步,突然转身,抬头望向我。
他喊:妈妈,妈妈。
压着声音,怕吵到邻居;却又有力的喊着,担心我听不见。
我想我幸好站到了阳台,他还有事找我。
我赶紧应他。
他说:有点下小雨,你去送弟弟妹妹时,记得带上伞。
听我应了,他转身向外走去。
从小到大,他没有带过手机去上学。
习惯了,也就不觉得是个事。有时想找我,就借老师的电话,一般上学不用电话。
看着他走到空中转廊,走向交通梯,我轻轻地舒了一口气。
三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上周,我经过了一场心的暴击。
他在课堂上被老师撕了作业,我被请去了学校。
这几天来,我总是找合适的时间,与他一次比一次深入地谈,一次比一次完整的总结,也一次比一次的得到更多的互相理解和感悟。
孩子知道自己做得不对。
但是他更知道,在全世界都对他有成见的时候,妈妈一直站在他身边。
所谓心里有爱,眼里便会有光,即是他现在的样子吧。
所以,他会反思,会改正,会成长。
我表面上云淡风轻,充满能量,但是内心里,是经受着煎熬,一次次面临崩溃的。
整夜的睡不着。
于是在周五早上,开车送他去学校时,因为没睡好,精神恍惚,而撞到了柱子上,车门被擦到一块皮。
但是即使是这样,我都在选择自己承担,没有告诉别人。
我自己认真的、无限次的反复思索过,孩子并没有太大的问题,他只是在成长出了点小差子,不需要太过份的强调。
与我谈话的老师之中,英语老师最公平公正,并且给我许多的安慰,也与我坦言,青春期的孩子,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。
英语老师说,孩子有些问题不用太紧张,忽视可能比太关注更好。
最后,我几乎是含着泪与她道别的。
回来后,孩子见我第一面,就是跟我道歉:对不起妈妈。
他虽然不是优秀生,但是九年来,从没有因为他表现不好,而被请家长。
这一次,真的是第一次。
我被心灵暴击,他也被上了一课。
但是我们有了共同的反思。
直至昨晚,我们还在谈过去发生的事情。
我问他:在课堂上写别的科目作业,对吗?
他答:不对。
我问:以后还这样做吗?
他答:不了。
我问:老师撕你的作业的时候,你是怎么想的?
他答:当时脑袋一片空白,啥也想不了,就任凭作业被撕,然后就是想着接下来怎么办?
我问:你想怎么办呢?
他答:就是等老师撕完,然后在下课的时候,把撕掉的碎片捡起来,再一点一点粘好呗。不好处就是,老师批改作业的时候,有胶的地方不能再批了。
我在内心叹了一声,他其实就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,那么高的大个子,具有欺骗性。
所以有时候,我会觉得孩子迟一点长高,也是好事。
至少让人看起来还是个小孩,总比晃着大个头,其实心智还没成熟,在某些事上,来得公平一些。
他没有去与老师对抗,而是老师撕完后,他默默地捡起来,再认真地粘回去。
然后,继续上课,继续学习,继续写作业。
继续准备中考。
四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昨晚,我们谈着谈着,就谈到同学之间的事情。
我将老师把他在体育课上,引体向上项目的情绪小摩擦说了出来。
他非常非常惊讶:这个问题不是老师说的那样,关键是老师怎么知道的?当时老师不在场的。
我说只要有人在,老师就会知道。
他蔫蔫的说:一定是那些班干部。
我又听他说了很多平时发生的事,之所以用“又”字,是他多次跟我说过这些事了。
这次的事,我感觉老师说的,与他自己说的,有点不太一样。
但是,怎么去与老师说明呢?难道要跟那些小“干部”们计较下去吗?
另一个角度想想,这就是江湖!
不见刀光剑影,但见白眼黑眼;没有你死我活,却也爱恨随意。
但是真的要受其影响,就输了。
有人就有江湖,提前上一课,也挺好的。
要不然以后碰到更厉害的,会措手不及。
前两天,清华学姐诽谤学弟时,不是公然发过一个“杀”人言论吗?
那个双标的女生,就有那样的本事,不分青红皂白之中,先让你“社死”。
看你不顺眼,或者你曾经得罪过她,她就想方设法整整你。
打小报告也是一种方法,虽然事实胜于雄辩,可是能说会道会在短时间内掩盖事实。
何况,中学生之间的小事,不用雄辩。
遇到也是学到。
儿子打开话闸,将很多事都说给我听。
虽然他还不成熟,但是感觉他也有自己的见解和思想。
很受安慰的是,他并没有记恨谁,也没有因此而纠结。
看来,他的思想并没有跑偏,他的精神也没有问题,他的情绪没有生病。
他不用去看医生!
五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儿子从小有点孤独,有点倔强,有点不合群。
我没少操心。
特别二胎之后,对他的影响很大。
作为家长,我们顾得上他的精力,相对于他很多同伴来说,真的是少了许多许多。
生活的现实走到这里,也是没有办法的。
好在,这些过程伴随着他的成长,同时也成就了他的成长。
别的没有,父母健全的爱一直都在,所以我们遇到的一些事时,他也算是能理解。
他正式进入青春期,应该是在十一岁的时候,六年级。
那一年我们搬了家。
那一年发生了很多事。
他交了不太好的朋友;他受人欺负;
他独自跑到原来的家的楼道上,坐在那里痛哭;
他考了很差的成绩,他受到老师的打击;
他半夜瑟缩在楼顶的角落里;
他跟别的孩子疯狂地买小店零食......
那一年,真的发生了很多事。
然后到了初中。
初一成绩不好,喜欢名牌,心智发育不成熟,精力旺盛。
听专家说,体育运动能让男孩子挥发过盛的精力,于是各种对比之下,给他报了游泳班。
然后暑假,给他报了一个特色夏令营,让他自己一个人坐飞机去远行。
初二上课爱讲话,各种捣乱,脾气暴躁,人际关系出现了问题。加上疫情,上网课开始了打游戏。
好在那时在老家待了两个月,带着他到大自然中,在山峦之间让他任性了一回。
后来性格改变很大。
现在,他真的变了很多。
不再容易发怒,不再追捧名牌,不再喜欢到处乱讲话,学会了反思,开始会关心别人,很有耐心听妈妈唠叨,非常努力的在学习。
总结下来,我觉得青春期,需要家长做的,就是包容和耐心。
孩子的成长,回过头去看很快,但其实也是慢慢过来的。
现在,我真的感觉很庆幸,十几年来,这个小婴儿长成大男孩,而这段时光,我能与他共同成长。
我是真的一边成长,一边反思。
所以,对待两只小的,我不再那么急躁。
有人说:孩子的成长可能是阶段性的,也可能是飞跃式的,我们要学会观察和等待。
深以为然。